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方程式赛车队再度传来捷报,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车队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中再次斩获佳绩。作为中国高校方程式赛车的先驱者,华南理工大学方程式赛车队不仅在国内赛事中屡创佳绩,还多次代表中国出征国际赛事,如“日本大学生方程式大赛”(FSAE Japan),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赛车制造水平。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车队对轻量化设计、结构优化和材料性能的持续探索与优化。而在这背后,3D打印技术成为了车队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推手。通过与实力雄厚的金石三维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华南理工大学方程式赛车队成功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赛车的关键部件制造中,实现了赛车性能的全面提升。
在赛车制造过程中,3D打印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车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空间。通过3D打印,车队能够快速制造出具有复杂曲面和结构的零部件,如翼肋、电机散热水套和转向支架等。这些部件不仅满足了轻量化设计的需求,还通过结构优化显著提升了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同时,3D打印技术还加速了设计迭代过程,使车队能够更快地响应比赛需求,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提高赛车在赛道上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金石三维为华南理工大学方程式赛车队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支持,更是一种全新的制造理念。通过共建“金石三维—华南理工大学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等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双方共同推动了3D打印技术在赛车制造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这些平台的建立,不仅为车队提供了先进的研发环境和实验条件,还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赛车制造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金石三维已和华南理工赛车队展开广泛合作,利用金属3D打印工艺协助车队对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冷却、转向、悬架等多个关键系统进行了改进,为整体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支持。
3D打印空气动力学系统
在赛车设计中,翼肋作为关键的空气动力学结构件,其减重和与车身的连接强度极为关键,通常通过翼梁和翼肋的创新设计实现。这些部件通常由板材激光切割加工而成,设计上采用大面积镂空。然而,传统激光切割工艺在加工与车身曲面完美贴合的复杂翼肋时,存在不小的局限性。金属3D打印技术则突破了这一瓶颈,不仅能够制造出具备复杂曲面、结构优化的翼肋,还可以显著提高其与车身的贴合度,确保翼片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3D打印的赛车翼端
在赛车冷却系统中,金属3D打印技术被应用于电机散热水套的制造。通过精密设计内部水路,提升热传导效率,确保电机在激烈比赛环境中保持合理温度,实现高效而稳定的性能输出。
3D打印冷却系统
在转向系统中,支架作为承受高弯矩且需具备大跨度的核心零件,其优化设计至关重要。通过衍生式设计与3D打印工艺的结合,支架空间结构得以优化,在确保满足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减重。这种设计不仅有效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还对整车轻量化做出了重要贡献。3D打印转向系统
经过严格测试,这些由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打造的部件在材料性能、耐高温高压能力等方面均表现优异,为赛车整体的耐用性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与金石三维的深度合作,华南理工方程式赛车队在金属3D打印技术的赋能下,实现了赛车部件的快速优化与高效制造,为2024年赛事提供了强劲支持。
事实上,金石三维与华南理工的合作不仅是此次项目。近年来,在金石三维集团首席科学家、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杨永强教授的推动下,金石三维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共建了“金石三维—华南理工大学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金石增材制造研究院”、“广东省培育研究生示范基地”等多个项目。杨永强教授带领研发团队在金属3D打印领域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年度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华南理工大学方程式赛车队与金石三维的合作,不仅展现了3D打印技术在赛车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校企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国高校方程式赛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华南理工大学方程式赛车队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的精神,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赛车制造中的应用。同时,车队也将继续深化与金石三维等优秀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赛车制造行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为中国高校方程式赛车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联系人:萧女士
手 机:13572477083
邮 箱:277603825@qq.com
公 司:西安星竹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53号蔚蓝国际E座5层B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