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西安星竹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科研人员首次向国际空间站送去3D打印的肝脏组织样本:探索微重力下的再生医学奇迹


在再生医学和生物打印技术的最前沿,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实验即将在国际空间站(ISS)上演。2024年8月3日,随着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的NG-21补给任务发射升空,一项由再生医学先驱Anthony Atala和生物打印专家James Yoo领导的研究项目,将首次向太空输送3D打印的肝脏组织样本,以探索其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独特生长和功能表现。

图片

科研背景与目标

这项研究是在威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WFIRM)的鼎力支持下进行的,旨在深入了解太空环境对复杂组织生长和发育的潜在益处。肝脏作为一个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且血管网络密集的器官,一直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难题。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在微重力条件下培养3D打印的肝脏组织,观察其血管化过程、细胞形态及功能维持等方面的变化,为地球上的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突破。

图片

技术挑战与创新

为了成功制造并运送这些肝脏组织样本,WFIRM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光投影(DLP)3D打印技术,精确复制了肝脏的自然结构,并成功植入了功能性细胞。这种螺旋状的设计不仅模拟了肝脏的复杂结构,还融入了必要的血管通道,为组织的长期存活和功能维持奠定了基础。此外,研究团队还设计了专门的实验模块,配备了完善的营养输送、温度控制和废物清除系统,以确保组织样本在太空中的存活和稳定。


图片


实验设计与实施

名为“零重力条件下血管化肝组织构建体成熟”(MVP Cell-07)的太空研究项目,将利用国际空间站上的多用途可变重力平台(MVP)设施进行环境控制。实验模块中包含了12个独立的生物室,每个生物室容纳三个肝脏组织样本。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将定期更换培养基,并观察记录不同时间点下组织样本的生长和发育情况。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步骤,旨在全面揭示微重力环境对肝脏组织生长和血管化的具体影响。

图片

潜在影响与未来展望

此次太空实验不仅标志着再生医学和生物打印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更为人类探索太空医学和长期太空居住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如果实验成功,微重力环境下的组织培养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地球和太空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Atala和Yoo表示,他们期待这项研究能够加速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降低对捐赠器官的依赖,同时推动生物打印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广泛推广。

随着NG-21补给任务的顺利发射,科研人员首次向国际空间站送去的3D打印肝脏组织样本正式踏上了探索微重力环境的征程。这场跨越地球与太空的科研之旅,不仅承载着科学家们的无限期待与梦想,更预示着再生医学和生物打印技术即将迎来的崭新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科学盛宴带来的惊喜与收获!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联系人:萧女士

手 机:13572477083

邮 箱:277603825@qq.com

公 司:西安星竹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53号蔚蓝国际E座5层B05-11

添加客服微信,获取更多方案关闭
二维码